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內頁主視覺 - 一起守護主人翁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X分享 複製網址

2024年第3期

第十一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開始徵件

第十一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開始徵件

大家好,我們非常興奮地宣布【第十一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徵件活動正式啟動!

每兩年,我們都見證了許多無名英雄在兒童醫療領域默默奉獻,他們用愛心和專業精神守護著孩子的健康和未來。就是現在,邀請您踴躍鼓勵心中最佳的兒科仁心醫護報名參加徵選,讓優秀的醫護人員受到肯定與表揚!

本獎項旨在表彰在兒童醫療領域具有卓越貢獻的醫療專業人員和團隊,讓他們的努力與堅持,被世人看見及認同。通過您的推薦,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堅守兒醫最前線的感人事蹟和偉大奉獻,進而帶動更多新血投入兒科領域。期許您的參與,共同為兒童健康與幸福,凝聚社會大眾對兒科醫療現況的關注與重視,為你我的下一代發揮關鍵的力量。

★如何參與推薦

  • 提交推薦信:由醫院書面推薦報名,具體描述您心目中候選人在兒童醫療領域的貢獻和事蹟。請包括具體案例、影響力和感人故事。若有照片、訪問或其他能展示候選人貢獻的相關資料,請一併提交。
  • 截止日期:即日起至9月20日,將推薦資料郵寄至新北市中和區連城路268號17樓,第十一屆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小組收。

★誰能成為候選人

  • 長期從事兒童醫療照顧的醫護人員,並服務於地區醫院等級以上的醫師、護理師等,在兒童醫療及護理方面具卓越表現的專業人士。
  • 或在兒童醫療項目或計畫中表現突出的團隊,至少要有三種以上的不同專業人員。報名時需提供團員名單、專業角色(如醫師、護理師、藥師、社工師等),及所屬課室單位。

★獎項設置

  • 個人獎項

    • 「兒科新鋭獎」:選出一名
    • 「中流砥柱獎」:選出一名
    • 「焦點貢獻獎」(本屆主題:兒童心臟外科):選出一名
    • 「兒童護理獎」:選出兩名
    • 「終身貢獻獎」:通過評審團推舉決選程序後產生,選出一名
  • 團隊獎項

    • 「醫療團隊獎」:選出一組得獎團隊

瑞信兒童天地新空間

瑞信兒童天地新空間

綠色森林

一座隱藏在兒童醫院的夢幻探險樂園,迎面而來的躍動大兔子,是森林的守護者,等待每位孩子的到來,邀請一同展開驚奇的冒險旅程!

  • 座落:臺大兒童醫院四樓兒童復健暨兒童發展評估及療育中心
  • 贊助單位: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梓汶先生閤家
  • 贊助設計:玩船筆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謝介文設計師

 

魔法森林

為住院病童用心打造的溫馨療癒空間,森林寂靜夜裡散發光芒的巨型檯燈,溫暖地照亮可愛的小動物們,星光閃耀著夜空,伴著孩子一起進入美好的寧靜。

  • 座落:臺大兒童醫院十二樓西一般兒童病房遊戲室
  • 贊助單位: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周明智先生閤家
  • 贊助設計:玩船筆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謝介文設計師

 

文:吳佳蓓/ 圖: 台大兒童醫院提供

孩子的勇氣,超乎你的想像!

孩子的勇氣,超乎你的想像!

承承(化名)今年10歲,被診斷為神經母細胞瘤四期合併骨頭及骨髓轉移,在接受化學治療及幹細胞移植後,醫師評估多處部位包含左側肱骨、雙下肢、顱骨及下頜骨需接受放射治療。但對於頭部放射治療,因承承遲遲無法完成頭部定位,讓媽媽非常苦惱,眼看其他部位的放射治療即將完成,不想拖延到療程的媽媽以及醫師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幫助承承。

由於承承媽媽與紅鼻子醫生認識時間較長,彼此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輾轉告訴孩子目前遇到的瓶頸。也因為如此,紅鼻子醫生將訊息與兒童醫療輔導師交流,讓接下來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成真。

 

讓孩子說出恐懼的原因

經過兒童醫療輔導師的旁敲側擊,承承終於說出自己的擔憂,不是因為害怕那台機器,也不是擔心治療的時間過久,而是非常擔心進行頭部模具定位時,自己會被模板壓住而窒息。因此,兒童醫療輔導師先讓承承了解模板上有空隙的地方比沒空隙的地方還多,絕對不會讓他無法呼吸,甚至可以他先看過、觸摸模板。然而,雖然承承只有10歲,因為疾病的關係,孩子已到了可以成為溝通對話的年紀。兒童醫療輔導師讓承承知道,不管他願不願意,終究得接受治療,不過想到一個方式,可以讓他成為整個治療室最酷的人!

放射治療對兒童的挑戰,除須維持固定姿勢,還要克服來自機器聲音跟治療室孤寂感的壓力跟恐懼。

▲ 放射治療對兒童的挑戰,除須維持固定姿勢,還要克服來自機器聲音跟治療室孤寂感的壓力跟恐懼。

 

彩繪治療模具的靈感

兒童醫療輔導師邀請承承及媽媽一起觀看其他國外的孩子接受放射治療的影片,影片中的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蝙蝠俠角色,並將它彩繪在頭部模具上。影片中接受治療的孩子,因為戴上蝙蝠俠的模具,身上穿著披風,全身充滿正能量,就像是超級英雄般的無所畏懼。承承看完影片後,只說了一句:「我也可以跟他一樣嗎?」,兒童醫療輔導師告訴他,自己雖然從未做過,但一定會盡力與醫護團隊溝通。

 

還諸失而復得的掌控權

與主治醫師及病房護理長初次討論時,沒想到居然獲得大家的贊成,而且覺得這個想法很棒!但同時也擔心會因此造成放射科部門的不方便。經過幾次協調溝通,大家也很願意一起幫忙承承完成治療,以不影響療程為前提,答應讓承承在模具上彩繪。孩子的治療不安與焦慮,經醫療團隊的互相理解,進而產生友善醫療的合作,也讓承承重新獲得前所未有的掌控權,讓他自己決定要以什麼樣的角色面對挑戰。

承承因此馬上選了一個線上遊戲《班班幼兒園》(Garten of Banban)中的角色Bittergiggle(The Jester),這個角色的外表被分為二,一半是怒眉苦臉,且有著紫色斑駁的皮膚,相對地,另一半則是帶著微笑且有綠色光滑的皮膚,並且對任何事都很好奇及瘋狂。承承覺得Jester完整詮釋自己一路以來的心情,治療過程有耐心歡樂也有傷心難過的重要時刻。選定後,兒童醫療輔導師和承承就先在空白面具上畫了一次,再次確定自己想要Jester陪他渡過整個頭部放射的療程。

 Jester的角色個性具憂愁感,對事物有充滿好奇心與瘋狂,像極了承承(化名)自己的心路歷程相似,希望在角色陪伴下益發勇敢。

▲ Jester的角色個性具憂愁感,對事物有充滿好奇心與瘋狂,像極了承承(化名)自己的心路歷程相似,希望在角色陪伴下益發勇敢。

 

後來,媽媽與兒童醫療輔導師決定給承承一個驚喜,維製一件戰服送給承承。但幾次失敗後,還是決定把任務交給專業的裁縫師。裁縫師阿姨一邊碎念怎麼這麼麻煩,但卻也一邊將衣服完成,當兒童醫療輔導師拿到手上時心中充滿感激,也想像著承承拿到後會有什麼樣的表情。

 

戴上角色化身勇敢

放射治療當天,兒童醫療輔導師在預定的時間等候承承與爸媽到達治療室,看到承承出現,能感受到他的緊張,不同的是,孩子依然願意勇敢的上戰場。兒童醫療輔導師表示有個驚喜要給他,當承承與媽媽看到戰服時,驚訝不已,而承承也不顧是否合身,馬上走去更衣室換上,出來時還不停照鏡子覺得太amazing了。穿著披風進入治療室,戴上面具的承承,就像披上戰袍的勇士。

化身心中欽佩的角色,承承的勇氣在兒童醫療輔導師的協助下獲得引導,順利完成放射治療。

▲ 化身心中欽佩的角色,承承的勇氣在兒童醫療輔導師的協助下獲得引導,順利完成放射治療。

 

現在承承出院了,回診時,媽媽分享著承承後續療程的順利,不僅每天開心的完成10分鐘放射治療,療程結束後,還把頭部模具帶回家紀念,象徵著征服困難及挑戰的勳章。透過兒童友善醫療的專業溝通與心理支持,孩子的勇氣超乎你的想像。

 

文/圖  高雄榮民總醫院兒童醫療輔導師 黃琦雅

夢想的工作

夢想的工作 - 陳慧玲醫師

▲ 圖(左)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第十屆得獎者 陳慧玲
▲ 圖(中) 陳慧玲醫師邀請醫學系實習同學觀影「人生的縫隙」,映後喝茶聊重難症的醫療,從每位病人及家庭互動中,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好好活著。
▲ 圖(優) 一位診治多年的病童媽媽和小朋友所繪的聖誕禮物。

 

兒科醫師的歡樂門診

前幾天門診,剛放暑假,小朋友們都開心極了,紛紛談論暑假的計劃,台中來的小學生弟弟順道台北兩日遊,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醫:「明天要去哪裡玩?」
弟:「科博館!」
醫:「好棒喔,我都沒有去過呢。」
弟:「你們每天在醫院,這裡就像是科博館一樣啊!」
醫:不禁莞爾而笑。

颱風停課停診,總是讓醫院一陣忙亂。有一次看診時,遇到這樣的有趣對話:

媽媽:「醫生,今天能來看診,妹妹好開心,上次因為颱風停診,妹妹在家裡很傷心,因為不能來看陳醫師,都哭了!」

妹妹特地帶來手作的鑰匙圈,害羞的看完診後,送診間的同仁每人一個可愛鑰匙圈。

醫病緣分,真是奇妙,這位小朋友因為不明重症,轉診過來換肝,經過我們診斷出罕見的遺傳性肝病,照顧後慢慢穩定下來,暫還不用換肝,開心地上學,來兒童醫院看診像是出遊,變成每三個月一次的期待!

醫院可以是讓人安心,也可以是讓人感到溫暖,願意親近的地方。感謝兒童醫院設計及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對於環境的改造,讓小朋友像是來到值得探索的地方,醫護人員每天像在科博館的工作,診斷疾病就像是各種解謎活動,真是太幸運了!

 

老朋友

前周有一位25歲的帥哥,和媽媽一起來,是血液科醫師轉介的,在幼兒時期就因為罕見的惡性肝臟腫瘤,切除一半肝臟手術又化療之後,追蹤到現在。我仔細研讀20年的病歷,並和媽媽及帥哥一面聊,忽然媽媽說:「醫師,你不記得OOO了吧,這麼多年來你病人那麼多~,我們又那麼久沒見面了」,有點看到老朋友有點興奮又一絲絲遺憾感。我抬頭仔細看,媽媽有點面熟,(孩子當然是不認得了,當年才兩歲),原來媽媽覺得我很熟悉,因為當年第一次住院我就是主治醫師,媽媽回憶說,後來有一段時間常常住院化療,我雖然已經不是他的主治醫師,但是直到隔壁床時,仍然認出他們,關心的詢問弟弟的治療狀況。對媽媽來說,當年那一段一定是很辛苦的回憶,在醫院有熟識的醫師關心他,很有安心感。

有時候,病患和家人,熟識的像老朋友,因為病痛的苦,難以啓齒的痛,可能無法和身邊的人啟齒,但熟悉的醫療人員,比家人更貼近了解走過的艱辛,也更能體會雨過天青的幸福!

 

如何選擇到夢想的工作

暑假,是很多人剛畢業,或轉換工作的時期,我問自己,如果回到選擇工作的那一刻,會想要選擇什麼工作呢,有一天寫下這些文字:

首先,我希望我的工作不只是投注時間與勞力,而是能夠發揮我的想像,與我的個性契合。

希望工作與生活不是切開的兩半,而是融合我所喜歡的一切。

因為我所做的事情,都成為我的一部分。

我希望不要一成不變,每天可以有一些挑戰與創意,也讓我能學到更多。

可以維持不匱乏的生活,但不需要賺進大筆鈔票。

我希望工作可以有一定探索的空間,而不只是制式性的安排。

我希望能夠和人們交流,也和同領域的同好常有來往與切磋,並和不同國家的朋友切磋琢磨。

我希望我的工作,不但能夠照顧自己與家人,也能夠對別人有所幫助,甚至對陌生人能夠伸出援手,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讓我得到生命的意義。

我希望我的工作充滿熱情與活力,周遭充滿笑聲與真心真意的溝通,讓我能夠保持年輕的心。

人生是一回時間有限,我希望在我回顧時,會是一本充滿色彩與溫暖的繪本。

回到今天,正在往前的高鐵上,陽光普照,我發現自己是一位兒科醫師,百分之百符合上述的想像,真是感恩!

兒童不但是生命的延續  更帶來上天的訊息
時常和兒童溝通互動  能讓我們憶起初衷
從孩童的提問  提醒我們思考  放下固執
從孩童的眼睛  我們看到世界的新奇與無限可能
每一個孩子  無論什麼樣子  都值得得到無條件的愛
長大的你/妳  也是

陪伴著這些病人與家庭的歷程,每日都有挑戰,都有未解難題,讓我對於生命的意義及生命波折的看法,有了一層又一層的蛻變,若我有更慈悲善良的心,若我能成為更好的人,更喜歡的自己,都要感謝這些和病人及家屬互動的過程。

每天見面的孩子告訴我,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無論是什麼年紀,都可以拿起素描本,描繪自己的色彩人生。也在此祝福所有心中有善念,記得初衷,以純真眼光,支持兒童,也支持各自心中的那位小孩,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一群人!

 

文/圖 臺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臺大醫教生命所所長、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第十屆得獎者 陳慧玲

 

🩷 台灣還有許許多多的病童需要大家的關心與幫助,懇請您愛心捐助,一起為病童持續送暖。

~ 索取會訊 ~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每季出版會訊,除了向善心的捐款人士以及關心兒童友善醫療的基金會友人們報告款項的使用狀況外,也提供實用的兒醫新訊和瑞信推動兒童友善醫療的進展,同時也披露需要協助的案例或接受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協助的病童的後續報導。

除了在線上可以閱讀本會訊外,也歡迎您索取電子版或紙本會訊 > 請利用本網站的 ✉️聯絡我們 表單註記“紙本會訊”或“電子會訊”並提供寄件資訊。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