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內頁主視覺 - 一起守護主人翁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X分享 複製網址

讓他們在艱難的治療路上不再孤單

這裡記錄了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所陪伴、幫助過的孩子們的故事。每一篇文章背後,都承載著孩子與家庭的勇敢與堅持,以及醫護團隊與社會大眾的愛與支持。

我們希望透過這些真實的生命經歷,讓更多人了解兒童醫療照護的重要性,並攜手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更多感人的個案故事,也歡迎您在瑞信基金會的臉書粉絲頁上繼續關注。

抗癌少年海龜與音樂治療師的故事

🩵 請觀看《呼吸陽光吃秋葵》系列短片,瞭解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兒童友善醫療」如何幫助病童。


一則孩子送出的椎心簡訊

瑞信邀請您,支持更多像小晴一樣的孩子,讓他們在通往健康與幸福的道路上勇敢堅持。

小晴(化名)是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協助的重症醫療補助個案,高一入學時發病,經歷兩個月的治療未果,急診轉院後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血癌)。

當時的他臉色蒼白、下肢常出現不明瘀青,常規治療無效後,造血幹細胞移植成為他唯一的生存希望。

移植手術雖能帶來好的預後,但前期治療極為艱辛。小晴必須接受高劑量化療、全身放射線照射,並徹底抑制免疫系統以防排斥反應。這些治療讓他口腔潰瘍,痛到無法進食甚至說話。

年邁的父親獨自承擔照料責任與高昂醫療費用,只能在隔離病房外探望,每天透過電話關心孩子。

病痛加劇了原本就不易的親子溝通。小晴在隔離病房傳了一則簡訊給父親:「如果我死了,醫院會打給你......」這則訊息讓父親在家痛哭失聲,也折射出小晴當時的無助與絕望。

經過十個月的煎熬,小晴終於完成治療,但那段椎心的回憶仍深深刻在父親心中。重症雖無情,卻無法擊敗病童對親情與健康的渴望。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邀請您,支持更多像小晴一樣的孩子,讓他們在通往健康與幸福的道路上勇敢堅持。 👉  愛心捐助  🩷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教會我們珍惜每一刻

在台灣,仍有許多病童需要大家的關心與幫助,誠摯邀請您每月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為這些孩子持續送暖,點亮他們的希望之路!

前兩天,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辦公室接到白媽媽的致意電話,讓團隊同仁們深感不捨,也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白寶寶(化名)是白媽媽的第三個孩子,出生時被診斷出疑似唐氏症,並伴有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心臟病,在加護病房度過了漫長的兩個月。

出院後,他仍需定期回診,但這個小小的生命卻展現了驚人的韌性,未滿一歲的他總是以微笑回應家人,勇敢面對每一次挑戰。

在這段艱難的旅程中,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提供了重症加護關懷金的支持,並透過電訪為孩子的健康加油打氣,給予媽媽精神上的鼓勵與關懷。

電話中,白媽媽哽咽地表示,她非常感謝瑞信在孩子住院期間的補助與關心,這份溫暖的心意遠比金額更為珍貴。

白寶寶的突然離世讓人心痛不已,但他帶給家人的愛與回憶將永遠留存。這段故事提醒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如何愛與珍惜每一刻。

在台灣,仍有許多病童需要大家的關心與幫助,誠摯邀請您每月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為這些孩子持續送暖,點亮他們的希望之路! 👉  愛心捐助  🩷


給雙胞胎姊弟的生日祝福!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每年寄來的生日卡片,總是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帶來溫暖與力量。

瑞信最近收到一對雙胞胎姊弟的個案回信,姊弟倆都罹患了甲基丙二酸血症。他們的爸爸說,瑞信是他們家的大恩人。

當初孩子確診罕病,病情嚴重到住進加護病房時,全家陷入黑暗與無助幸好有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的醫療補助,兩個孩子才能完成肝移植手術

現在雖然經常進出醫院,還有早療議題需要克服,但他們始終將瑞信的幫助與關懷銘記在心,滿懷感激。特別讓爸爸感動的是,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每年寄來的生日卡片,總是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帶來溫暖與力量

每當覺得撐不下去時,收到卡片的那一刻,彷彿提醒他們:「還有人在關心我們,我們又撐過了一年。」這份關懷讓他們感受到,即使沒有其他家人的支持,他們並不孤單。❤️

1月21日是兩位小個案的3歲🎂生日(2023年),爸爸感嘆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昨天,他們特地帶著蛋糕來到基金會,我們一起為孩子們慶生。

爸爸當面向創辦人夫婦表達感謝,話語中的感恩之情,讓基金會的同仁們忍不住偷偷拭淚。這一路雖然顛簸,但幸好他們沒有放棄。每一次的努力,都會迎來更好的自己。

🥳生日快樂,親愛的小個案們!願你們滿載愛與祝福,健康平安地長大! 👉  愛心捐助  🩷


在挫折中堅守希望... 一位母親的來信

個案病童家長來信模擬圖

醫師告訴我,孩子骨髓移植失敗了,目前只能先養身體,每週輸血一次,半年後再配對看看。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送來的移植關懷金,我拿在手裡發抖…我一向不習慣麻煩別人,但是在此時刻,能拿到這筆關懷金,心裡是溫暖和感恩的。

 

家有重症病童,我和老公還有高堂要照顧,一層一層的壓力從上面和下面交相而來,有多沈重?已說不出,「三明治」一說已無法形容目前的情境。

 

但,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有信心,孩子才能一關一關走到現在」,因此,我還希望我們有未來…一起加油,我的孩子。也希望跟我一樣處境的父母,正向思考,相互打氣。

這位母親在信中分享了面對孩子骨髓移植失敗的沉重打擊,但她依然選擇懷抱信心,為孩子的未來奮鬥。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的關懷金,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更成為她心中的溫暖力量

身為「三明治世代」的一員,她承受著照顧重症孩子與年邁父母的雙重壓力,卻從未放棄希望。她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正向思考與相互支持也能帶來力量。

讓我們一起為這位堅強的母親加油,也為所有面對類似困境的家庭送上祝福。👉  愛心捐助  🩷


把病房變成魔術舞台的男孩

把病房變成魔術舞台的男孩 ~ 文:李德容老師

文:李德容老師 兒童友善療輔導師 Child Life Specialist

原為慢性白血病的小智(化名),只需要常規的門診治療,卻在3個月後轉為急性淋巴白血病,開始他的住院生活。

單親家庭長大的他資源並不充裕,可是他的臉上卻很少愁容,也很少聽他抱怨,只有身體極度不舒服的時候,受不了發洩一下而已。

相較於其他同年齡的青春期小孩,只願意沉溺在3C的世界裡,小智更喜歡與人為伍,只要精神可以,一定會出病房串門子,到處找人哈拉聊天,看到老師經過,也一定會問: 老師你今天什麼時候過來陪我?

偶爾聽到爸爸對他講話比較嚴厲,或忘記買東西給他吃,他也只是生氣一下,醫護人員安慰一下他就沒事了,很少青春期的叛逆,反而是生病的小智還常常擔心或關心他的爸爸。

有一天玩遊戲的時候老師忍不住問他: 為什麼你的脾氣那麼好? 很少看到你生氣或不開心。他回答: 當你小時候常常被虐待,為了生存下來,你就會學乖,這樣才會有好日子過。

聽他說他的故事,老師覺得心頭酸酸的,雖然不能改變他的遭遇,但努力陪伴他把現在的每一天過好過開心是我唯一能為他做的事。

年初的時候,小智的血球不是很好,加上疫情突然嚴重,老師擔心他被感染,為他買了一副他專屬的撲克牌,這樣就不用擔心他和別人共用教具被感染了。

每天來看他只玩撲克牌,他也還是玩得很開心,我們每天都變化各種不同的競賽,老師不會讓小孩,小孩也沒在怕大人,比輸贏是我們的樂趣之一。

有一天玩到一半,這孩子還默默地說: 老師,我覺得我生病已經很可憐了,如果連和你玩遊戲的機會都沒有,那真是太慘了。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 我會努力不讓這樣的事發生。

就這樣玩了兩個月後,他開始研究更複雜的用撲克牌變魔術了,每天去病房陪他的時候,他都很開心地告訴老師;老師,我昨天學了一個新的魔術,我要表演給妳看。

接連幾天都有不同的新花招,到處表演給醫護人員看,把病房變成了他的魔術舞台。

看著他開心自信的模樣,真是默默替他感到開心,希望他有一天身體痊癒之後,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 懇請發揮愛心捐助病童,謝謝您 🩷


👉 在 臉書標誌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粉絲頁閱讀更多病童與家屬的感人故事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