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內頁主視覺 - 一起守護主人翁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X分享 複製網址

夢想的工作!來自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得獎醫師的真情告白

一位診治多年的病童媽媽和小朋友所繪的聖誕禮物 陳慧玲醫師邀請醫學系實習同學觀影「人生的縫隙」,並繼續喝茶聊重難症的醫療,從每位病人及家庭互動中,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好好活著。

文/圖 陳慧玲|臺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臺大醫教生倫所所長、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第十屆得獎者

兒科醫師的歡樂門診

前幾天門診,剛放暑假,小朋友們都開心極了,紛紛談論暑假的計劃,台中來的小學生弟弟順道台北兩日遊,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醫:「明天要去哪裡玩?」
弟:「科博館!」
醫:「好棒喔,我都沒有去過呢」
弟:「你們每天在醫院,這裡就像是科博館一樣啊!」
醫: 不禁莞爾而笑。

颱風停班停課,總是讓醫院一陣忙亂。有一次看診時,遇到這樣的有趣對話:
媽媽:「醫生,今天能來看診,妹妹好開心,上次因為颱風停診,妹妹在家裡很傷心,因為不能來看陳醫師,都哭了!」
妹妹特地帶來手作的鑰匙圈,害羞的看完診後,送診間的同仁每人一個可愛鑰匙圈。

醫病緣分,真是奇妙,這位小朋友因為不明重症,轉診過來換肝,經過我們診斷出罕中之罕的遺傳性肝病,照顧後慢慢穩定下來,暫還不用換肝,開心上學,來兒童醫院看診像是出遊,變成每三個月一次的期待!

醫院讓人安心,也可以是讓人感到溫暖,願意親近的地方。感謝兒童醫院設計及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對於環境的改造,讓小朋友像是來到值得探索的地方,醫護人員每天像在科博館的工作,診斷疾病就像是各種解謎活動,真是太幸運了!

老朋友

前周有一位25歲的帥哥,和媽媽一起來,是血液科醫師轉介的,在幼兒時期就因為罕見的惡性肝臟腫瘤,切除一半肝臟手術又化療之後,追蹤到現在,我仔細研讀20年的病歷,並和媽媽及帥哥一面聊。

忽然媽媽說:「醫師,你不記得○○○了吧,這麼多年來你病人那麼多~,我們又那麼久沒見面了」,有點看到老朋友有點興奮又一絲絲遺憾感。我抬頭仔細看,媽媽有點面熟,(孩子當然是不認得了,當年才兩歲)。

原來媽媽覺得我很熟悉,因為當年第一次住院我就是主治醫師。

媽媽回憶說,後來有一段時間常常住院化療,我雖然已經不是他的主治醫師,但是查房到隔壁床時,仍然認出他們,關心的詢問弟弟的治療狀況。

對媽媽來說,當年那一段一定是很辛苦的回憶,在醫院有熟識的醫師關心他,很有安心感。

有時候,病患和家人,熟識的像老朋友,因為病痛的苦,難以啟齒的痛,可能無法和身邊的人啟齒,但熟悉的醫療人員,比家人更貼近了解走過的艱辛,也更能體會雨過天青的幸福!

如何選擇到夢想的工作

暑假,是很多人剛畢業,或轉換工作的時期,我問自己,如果回到選擇工作的那一刻,會想像要選什麼工作呢,有一天寫下這些文字:

首先,我希望我的工作不只是投注時間與勞力,而是能夠發揮我的想像,與我的個性契合。希望工作與生活不是切開的兩半,而是融合我所喜歡的一切。因為我所做的事情,都成為我的一部分。

我希望不要一成不變,每天可以有一些挑戰與創意,也讓我能學到更多。
可以維持不匱乏的生活,但不需要賺進大筆鈔票。

我希望工作可以有一定揮灑的空間,而不只是制式性的安排。
我希望能夠和人們交流,也和同領域的同好常有來往與切磋,並和不同國家的朋友切磋琢磨。

我希望我的工作,不但能夠照顧自己與家人,也能夠對別人有所幫助,甚至對陌生人能夠伸出援手,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讓我得到生命的意義。

我希望我的工作充滿熱情與活力,周遭充滿笑聲與真心真意的溝通,讓我能夠保持年輕的心。
人生走一回時間有限,我希望在我回顧時,會是一本充滿色彩與溫暖的繪本。

回到今天,正在往南部的高鐵上,陽光普照,
我發現自己是一位兒科醫師,百分之百符合上述的想像,真是感恩!

兒童不但是生命的延續 更帶來上天的訊息
時常和兒童溝通互動 能讓我們憶起初衷
從孩童的提問 提醒我們思考 放下固著
從孩童的眼睛 我們看到世界的新奇與無限可能
每一個孩子 無論什麼樣子 都值得得到無條件的愛
長大的你/妳也是

陪伴著這些病人與家庭的歷程,每日都有挑戰,都有未解難題,讓我對於生命的意義及生命波折的看法,有了一層與一層的蛻變,若我有更慈悲善良的心,若我能成為更好的人,更喜歡的自己,都要感謝這些和病人及家屬互動的過程。

每天見面的孩子告訴我,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無論是什麼年紀,都可以拿起素描本,描繪自己的色彩人生。也在此祝福所有心中有善念,記得初衷,以純真眼光,支持兒童,也支持各自心中的那位小孩,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一群人!


 

🩷 台灣還有許許多多的病童需要大家的關心與幫助,懇請您愛心捐助,一起為病童持續送暖。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