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內頁主視覺 - 一起守護主人翁
:::

下次我們再一起打鼓

文/圖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科病房音樂治療師  蔡宜君

在兒童病房裡,住著一群因血液腫瘤而需要長期治療的孩子。他們年紀尚小,卻已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痛苦與挑戰,頻繁地進出醫院,日子裡充滿了無數次的檢查與治療。

曾經我帶領過早療家長支持團體,和許多父母探討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聽著那些訴說,我了解到,許多家長因為過去學校音樂課的經歷,對音樂心生恐懼。那些關於樂理、音準,甚至是直笛的挫敗感,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記憶裡,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

魔法音樂的療癒力量
再次來到兒童病房,我與孩子們討論他們對音樂的看法。讓我欣慰的是,現在的學校在藝術學習上有了改變,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參加充滿活力與創意的社團。

在這裡,我遇到了幾位與我分享音樂故事的孩子。他們在即興演奏時,臉上洋溢著專注、享受的神情,彷彿音樂是一種能帶他們暫時遠離病痛的力量。

其中有一個孩子,名叫小禮,她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國中女孩,對每個人都充滿禮貌。每次見到她,她都在專心地學習,寫著作業。在音樂治療的過程中,小禮找到了與自己心靈最契合的樂器–小鼓。

音樂與告別
她一邊敲打著鼓,一邊微笑著說:「這個聲音讓我想到學校的醒獅團。我好想參加,但因為生病住院,沒辦法加入。」

看著她全神貫注地敲打著小鼓,直到體力漸漸消耗,藥物的作用讓她不自覺地低下了頭,疲憊地睡著了。治療師溫柔地收起樂器,輕聲對她說:「累了就好好睡吧,下次我們再一起打鼓。」

小禮在昏昏欲睡中,依然禮貌地道了聲:「對不起。」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然而,幾週後,小禮的病情突然急轉直下,她很快離開了這個世界,化作天使飛向天堂。

鼓聲中的永恆
我無法確定,那天小禮專注地敲打小鼓,是否完成了她加入醒獅團的願望?她當時是否想著曾經在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遙遠的思念化作每一聲鼓點,傳遞著她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學校老師同學的想念?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小禮大多時候都在休息,但那場音樂治療卻讓我看見了她那份對生活的執著與投入。她的每一次鼓聲都如此有力、真誠,那是對音樂的熱愛,對生命的渴望。

我相信,在天上的她,或許已經加入了一個屬於她的醒獅團,每天都在敲打著鼓點,舞動著生命的力量。

如今,我總是會想起那天她敲鼓的身影,還有她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相信在另一個世界,小禮正和她的夥伴們一起,歡快地敲打著鼓聲,彷彿告訴我們:生命雖短,但愛與夢想,永遠不會停止。

 

🩷 台灣還有許許多多的病童需要大家的關心與幫助,懇請您愛心捐助,一起為病童持續送暖。


👉  延伸閱視  :《呼吸陽光吃秋葵》:林靜憶導演用畫面講述「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推動的【兒童友善醫療】照護病童的點滴過程。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