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內頁主視覺 - 一起守護主人翁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X分享 複製網址

培養孩子就醫正向心理的五個方法

兒童友善醫療新手爸媽系列

當孩子生病時,身體的不適往往伴隨著就診時的不安與焦慮,這可能影響他們配合治療的意願。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就醫並減少對醫療的恐懼,兒童友善醫療提供了五個實用的方法,協助家長培養孩子的正向心理,讓就醫過程更加順利。

方法一:親子共玩看醫生遊戲
遊戲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透過「看醫生遊戲」的角色扮演,孩子可以模擬診間的情境,認識可能會遇到的人與事。使用聽診器、針筒、壓舌板等醫療玩具,讓孩子了解就醫流程,降低對陌生環境的焦慮與恐懼。透過角色互換與模擬,孩子能因為了解而舒緩情緒,減少對醫療的抗拒。

方法二: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真誠溝通
依據孩子的認知發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與他們溝通,解釋就醫時會遇到的人、事、物及流程。這樣的溝通能讓孩子感到安全與掌控,減少對未知的恐懼。

方法三:耐心回答孩子的提問
孩子可能會反覆詢問相同的問題,每一次的問答都是他們獲取更多資訊的機會。家長的耐心回應不僅能提供孩子所需的知識,還能讓他們感受到支持與肯定,增強面對就醫的信心。

方法四:允許情緒表達
在遊戲或繪本討論中,引導孩子表達對就醫的情緒,並討論如何應對這些感受。家長的支持與安撫能有效降低孩子對就醫的不安,讓他們更願意面對醫療過程。

方法五:引導孩子與醫護建立良好互動與合作
協助孩子與醫護人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能增加孩子對醫療人員的信任感。透過合作與溝通,孩子能更願意配合治療,並在過程中感到安心與被理解。

這五個方法不僅能幫助孩子減少對醫療的恐懼,還能培養他們的正向心理,讓就醫過程更加順利與愉快。家長們可以透過這些方式,陪伴孩子一起面對生病與治療的挑戰,讓每一次就醫都成為一次成長的機會。

看影片了解更多兒童友善醫療知識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