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就醫與住院手術的情緒支持方法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孩子就醫檢查及住院手術時,常因所處的陌生環境,以及面對人及事物的未知感,產生不安與恐懼,加重身心負擔。爸媽可以運用兒童友善醫療的四個方法,給予孩子正確的情緒支持與堅實後盾,就醫過程能更加順利。


📌方法一:給予誠實且適齡的訊息
依孩子年齡,溝通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在身體的甚麼地方可能會有甚麼感覺、過程要多久等…。


📋️依年齡不同,您可以這樣溝通
1歲以下:手術當天,準備孩子最喜愛的玩具、毛毯、絨毛玩偶以及音樂,增加因陌生環境的安心感。
1–2歲:手術前兩天,可跟孩子說:「我們明天要去看醫生叔叔(阿姨)喔!」、「看醫生的時候你會有不一樣的衣服喔!」。並向孩子強調,您會盡可能陪伴在他身邊。
3–5歲:手術前3~4天,可跟孩子說:哪裡要給醫生檢查(提示大概部位即可),這次看醫生與平常有什麼不同(換病服、帶有名字的手圈、麻醉睡覺等等),並說明「醫生會給你想睡覺的藥藥讓你睡覺,這樣醫生幫你檢查(或手術)時,你就不會不舒服,然後醫生幫你檢查完,就會叫你起床了!你起床後就會看到爸爸媽媽了!」
6–12歲
國小學童:手術前1~2週,與孩子談論已安排的手術。用以「手術」代替「開刀」一詞。因容易與被告知危險的「刀」做連結,進而聯想到「刺」、「痛」等感覺而害怕;以「手術」一詞作講解時,可著重於麻醉睡著不會感覺到疼痛的部份。可以說:「醫生會給你想睡覺的藥藥讓你睡覺,這樣醫生在幫你檢查(或手術)時,你就不會不舒服,然後醫生幫你檢查完,就會叫你起床了!你起床後就會看到爸爸媽媽了!」。由於國小以上的學童已具備逐漸成熟的認知發展能力,因此父母需要以誠實及開放的態度幫助孩子清楚地了解,需要手術的原因。與孩子談論他可能有的害怕及問題。若您的孩子需要住院,讓孩子自行整理要帶到醫院的物品,藉由整理的動作也讓孩子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青少年:這階段的青少年開始接觸大量的網路訊息,因此對於手術或醫療行為可能會有非正確的理解,而這些想像會引起孩子更多的焦慮。父母可用提問方式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訊息。例如:「你知道為什麼要做手術嗎?」、「麻醉又是什麼意思呢?」。可以鼓勵孩子表達可能有的擔心與害怕情緒,也要尊重他的隱私,例如:手術前需要換上醫院較單薄的病服,有些青少年會感覺到不自在,換衣服或進行檢查時,爸媽需留意窗簾是否拉上;是否有被子可以蓋著身體等等。

 

📌方法二:使用中性的語言
例如「手術」代替「開刀」、「放管子」代替「打針」、「刺刺的」代替「痛」,「幫忙」做某事代替「配合、乖乖」等。

 

📌方法三:鼓勵和支持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表現出焦慮的表情或行為時,可幫助孩子說出他可能的感覺,例如「你是不是覺得有點可怕?」接著用行動或對話讓孩子感到安全,例如懷抱、握手、數數,或者聊聊可以分散焦慮的生活話題。

 

📌方法四:完成困難醫療過程的鼓勵
讓孩子具體知道他有哪些很棒的地方,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例如“你剛剛打針時雖然有哭,但是你有幫忙把手放好沒有動來動去,所以你很快就完成這個任務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