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快訊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圖說】副總統陳建仁(右五)、衛福部長陳時中(左五)、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左四)、執行長呂立(右四)與本屆得獎人

        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於4月13日(六)舉辦頒獎典禮,陳建仁副總統到場頒發獎項給6位傑出的個人醫護,以及1組優秀醫療團隊,分別為:「終身貢獻獎」蔡文友(臺大兒童醫院副教授)、「中流砥柱獎」郭夢菲(臺大兒童醫院專任主治醫師)、「兒科新銳獎」林杏佳(台大雲林分院主治醫師)、「兒童護理獎」劉苑生(高雄榮民總醫院兒童病房護理長)、「兒童護理獎」鄭雪芳(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副護理長)、「醫療團隊獎」兒少保行動團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及「焦點貢獻獎」田英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

      主辦單位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表示,設立「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的宗旨,是為彰顯第一線兒童醫療工作者的用心付出,宣揚這他們令人動容的事蹟,藉此喚起社會對於兒科醫療的重視,鼓勵更多新血投入兒童醫療領域,自2005年以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已表揚了39位傑出的兒科醫師與護理師,以及5個優秀醫療團隊,吳春福語帶感性地表示,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堅持投注大量心力於兒童醫療領域的原因,是為了努力保護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同時也是為了一 圓所有父母的心願,那就是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最佳的疼愛,即使不幸生病了,也能獲得完善的醫療照顧。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執行長呂立特別感謝得獎者,孜孜不倦、用心努力照顧兒童讓萬千孩子得到醫治,家庭得到協助,改變許多的生命與台灣的未來。

     

 

台灣兒童醫療在臨床和研究上都有享譽國際的表現,這些成果不僅能突破治療上的困境,亦能獲得國際的重視。例如本屆中流砥柱獎得獎人郭夢菲醫師,早在實習醫師時期即選擇最艱難又最有挑戰性的神經外科,她專精於先天畸形手術、兒童腦瘤、顱炎、脊柱裂等手術,並且帶領台大兒童醫院團隊以磁振血管造影(MRA)篩檢兒童毛毛樣血管疾病,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目前台大已完成逾百例手術,成功幫助孩子遠離中風危機。她曾多次受國外學會邀請進行小兒神經外科醫學專題演講,是協助台灣醫學研究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人物!

▶圖說: 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中流砥柱獎」得主:郭夢菲醫師

 

 

 

 

 

 

 

 

     


本屆焦點貢獻獎得獎人田英俊院長所發明的「圓穹形切骨矯正手術」,改善兒童肱骨骨折治療後常見的併發症,因手術方法創新,解決骨科最難處置的症狀,此手術方法除獲得國家品質獎(SNQ)標章肯定,亦廣受國際骨科期刊好評,也獲骨科經典教科書引用,田英俊院長曾針對逾30名肌肉萎縮症脊柱患者進行脊椎側彎的手術矯正手術,其中一名患者董庭吉在術後大幅改善脊椎側彎與呼吸窘迫的症狀,得已順利完成學業,取得博士學位與高考資格,更獲「總統教育獎」表揚。

◀圖說: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焦點貢獻獎得主:田英俊院長

 
 
 
 
 
 
 
 
 
 
 
       
 
 
       除了不斷精進醫療照護技術,台灣的兒科醫護更展現創新的理念與氣象,打破專業的疆界,結合最新科技,邁向跨領域的整合服務。本屆兒科新銳獎得主林杏佳醫師勇於挑戰兒童急重症,投身醫療資源稀少的雲林服務當地的病童與家屬,規劃更新台大雲林分院兒童加護病房設備及引進各種重症儀器,提升照顧能力。每年親手執行多於500例心臟超音波檢查,更結合雲端上傳的技術為雲林的兒童建立心臟篩檢的資料庫,未來可望成為偏鄉地區的篩檢模型。
▶圖說: 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兒科新銳獎」得主:林杏佳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兒少保行動團隊自2004年成立全國唯一的「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首創國內臨床法醫,配備高科技多波域光源進行活人驗傷,偵測肉眼所不能見之陳舊性瘀傷與體液等跡證,讓醫療團隊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兒童疑似受虐的痕跡,更整合跨醫療、警政與司法領域近40名專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加速調查與審理,及時保護受虐兒人身安全,至今已協助鑑定30個兒虐個案,其中有18個案已啟動司法調查,其中一位加害者由醫院通報至重傷害罪起訴時間僅只有3個月。

◀圖說: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醫療團隊獎得主:高醫兒少保護行動驗傷團隊

 

 

 

 

   

 

 

     

 

 專業以外,兒童醫療更不可或缺的,是醫護的服務熱忱,本屆兒童護理獎的兩位得主,從病患的需求裡看見自己的責任,她們醫病,更醫心。

      高雄榮總的劉苑生護理長投身兒童醫療近30年,護理對她而言是科學,更是藝術;因為目睹許多病童的病雖被醫好,心卻被嚇壞了,她打破傳統的醫療模式,在南台灣開先鋒,引進藝術治療和小丑醫生,降低病童住院時的不安與焦慮,她積極為兒童病房爭取兒童友善醫療的資源,為了替病童圓夢四處斡旋。每天忙進忙出,她從不停歇,只盼看見孩子臉上的笑容。

      澎湖三總的鄭雪芳副護理長,生於澎湖,長於澎湖,也立志終身奉獻澎湖。在抗SARS與復興航空空難等重大危機中,她無役不與,也曾多次陪同重症嬰幼兒及高危險妊娠孕婦搭乘直升機後送台灣就醫。為了貼近民眾的需求,她更主動學習越南語及柬埔寨語,從診間走入社區,甚至搭乘漁船前往民眾家中指導新住民母親育嬰及哺乳技巧,面對離島醫護人力短缺的問題,她從不氣餒,更用樂觀的態度全力以赴。

▶圖說: 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兒童護理獎」得主:劉苑生護理長(右)、鄭雪芳副護理長(左)

 

 

 

 

 

 

 

 

 

 

 

 

 

 

 

 

       終身貢獻獎得主蔡文友醫師,38年來堅守兒科醫師的崗位,以細膩問診、貼心關懷的行醫風範,照顧無數病童,1983年開始推動新生兒篩檢流程,及時偵測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的症狀,及早發現、用藥治療,讓台灣再也沒有因此病造成的智障兒,當年第一個參與臨床實驗的個案,如今已是直升大學、國外進修回來的高材生,因為遇到了蔡醫師「人生真的完全不一樣」。

◀圖說:第八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終身貢獻獎」得主蔡文友醫師